一、注重審美:
遠觀一把壺在視覺效果上帶來的感受,是最直觀的。當遠觀效果達到滿意后,方有欲望走進上手實物,之后是細看工藝細致程度。無論這把壺的泥料有多古樸,包漿有多厚實,質感/層次感有多豐富,無論壺是誰做的,是不是名家真品,有沒有升值潛力……都與壺做的是否美觀毫無任何聯系。故,請新手們將這些條件放在“壺是否符合自己審美”之后看待。
紫砂器的審美,本身包含了對器型的審美、對工藝細節處理的審美和對泥料肌理感的審美,而成型工藝會導致的成品視覺效果會有微弱的差異,但就是這微弱的差異,會讓更資深的愛好者們更細致的甄選和判斷壺的成型工藝。
一把壺在遠觀視覺上的審美,往往就已經注定了這把壺的優劣。也就是說,我們在看到一把壺的小圖的時候,已經可以大概分析出這把壺做的好與不好。壺的氣質散發于3米甚至5米開外,才會讓你有欲望走近,去把它拿起來認真上手看工藝細節。如果遠觀已經感覺到壺的比例失調、重心失衡、歪七扭八、突兀造作的話,那你怎么會有欲望拿起實物看呢?
故審美的第一本質:遠觀能夠滿足你的視覺審美要求。
如果,你買壺時最關心的第一個問題是:“這把壺究竟能不能泡茶”? 那我勸你從今天開始徹底放棄玩壺吧,紫砂壺真的不適合你。 請到超市買個瓷器杯或者玻璃杯,那至少會讓你那稚嫩的心靈好受些。 也免得我們這些玩紫砂壺的老人,要無數次的重復解釋同樣的問題。
|